学生天地

    联系我们

    学院公众号

    学生天地

    追思院士风范,致敬师者初心——动保学院2025级新生参观活动纪实

    来源: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日期:2025-09-10 阅读:

    9月10日上午,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组织2025级新生走进建章讲堂,开展“走近马建章院士,赓续动保初心”主题参观活动。此次参观旨在通过沉浸式学习,让新生近距离感受马建章院士“为祖国护苍生”的毕生追求,引导新同学树立专业理想、涵养学术品格、勇担时代使命。建章讲堂学术厅内,“马建章院士生平与成就展”正在静静铺陈。泛黄的野外调查笔记、手写的科研草稿、一张张定格雪原林海的老照片……在学院讲解志愿者的娓娓道来中,新生们仿佛跟随先生的脚步,穿越一段段峥嵘岁月。参观活动落下帷幕,同学们心中依旧涌动着感动与敬意,大家纷纷执笔写下心声。今天,不妨让我们听听东林动保学子的感悟。

    图片2.png

    图片

    动保一班黄维富:

    作为刚入学的新生,之前总觉得“院士”是遥远的称谓,可看着这些带着生活痕迹的展品,突然懂了“奉献”不是口号。他用一生的脚步丈量山林,用无数个日夜的坚守守护生灵。这份对事业的执着,像一束光,让我这个刚踏入专业领域的新人,突然清晰了未来的方向——以后也要像马院士一样,把热爱扎进山林,用扎实的学识守护自然。

    图片2.png

    图片

    动保二班罗凌玲:

    斯人已逝,但风范长存。我们将接过他手中的火把,让他的精神在我们奔赴祖国四方、守护每一个生命、每一片自然保护地的实践中得以延续。这座精神的丰碑,将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图片3.png
    图片

    动医一班杨春敏:

    在九月十日教师节这天,很荣幸能参观马建章院士的办公室,了解马院士的生平经历,及其奉献。当进门后看到左手边展示的日记本,从泛黄的字面看到58年11月25日时,往事好像从那个时空传到了当下的时空,百来本日记体现的是马院士对工作的专注与热爱。上移视线,向前移动,马院士从孩儿到暮年的图片,铺展在我的眼前,感受到马院士一直以来对与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事业的耕云,和带领动保学院逐渐前进的过程,具象化了。文字和图片是故事的载体,这传达出来的专心致志、严谨勤奋的精神,也将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


    动科一班的徐纙蔚:

    今天,我们2025级动保学院新生代表有幸参观了马建章院士生前的办公室,如今的建章书院。一生守护东北虎的马院士,是所有动保人,所有热爱野生动物的人的引航灯塔。在这里,我见到了他笑眯眯的抱起小东北虎,见到他认真撰写过的众多手稿,知道他最喜欢的是自己的教育成果,他爱科研,也爱教育。他守护东北虎,也引领新的守护者。他的严谨,认真,爱心,都将成为我们未来在动保学习和工作的无限动力,指引新的动保人砥砺奋进,为动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4.png
    图片

    动医一班齐晨:

    在迈入那扇门前,我一直以为院士离我很远。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照亮了马建章院士曾扎根的办公室,也映出了他为动物保护与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马建章院士是中国工程院的“老虎院士”,是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的创始人,他学术上的荣誉不计其数,可相比那些奖状与称号,他更爱的是遍布天下的桃李与学生口中的一声声“老师”。

    从“走近”到“走进”,从“感动”到“行动”,建章讲堂里的短短一小时,已在2025级新生心里埋下了一颗颗“护苍生”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必将随时间拔节孕穗,终有一日,成长为支撑祖国生态文明的参天大树。正如马建章院士所言:“只要山川河流还在,只要飞鸟走兽还在,我们的脚步就永远不会停歇。”愿2025级全体新生以此为序,胸怀国之大者,练就过硬本领,在白山黑水、在雪域高原、在祖国需要的一切地方,书写属于新一代东林动保人的壮丽篇章!

    图片5.png

    图文: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新媒体中心 图片:刘可心 文字:郑元畅 指导:李依蓉 排版:别怡天 审校:王越 商肖郎 谭云鹤 责任编辑:李依蓉